三七面临尴尬:名贵中药能否加工成保健食品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09-07-16

三七是传统名贵中药材,在云南等地长期被当作传统保健食品。近年来,在三七主产地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发展了多家三七药品或食品企业。但随着《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没有列入卫生部“食药两用”名单的中药材将无法加工成食品。由于三七目前仅属中药材,还未列入“药食两用”名单,作为名贵中药的三七食品能否继续当食品?这是包括三七在内的部分传统上常食用的中药材面临的困境。

日趋完善的三七产业链

三七素有“金不换”、“南国神草”等美誉,是传统名贵中药材,具有散瘀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保持机体生理平衡等方面有预防、治疗和保健功效。

文山州是著名的“三七之乡”,其三七产业在全国具有一定代表性。记者在文山采访了解到,2008年文山州种植三七约10万亩,产量8840吨,总产值21.52亿元。近年来,文山三七种植先后经历了优质三七种植、无公害种植、GAP种植等方式,目前正大力开展有机三七种植的试验和推广。文山州还依托药品生产GMP、国家三七标准、"文山三七"证明商标等"特色牌",积极开拓三七产品的市场。目前,三七销售网络已覆盖全国17个大中药材市场,国际市场正在稳步增长,去年文山的三七出口量达1000吨左右。

同时,文山州还抓住国家中药现代化和云南打造“云药”产业的机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了“基地、加工、市场、科研”四大平台。记者从文山州三七特产局了解到,文山州重视对三七基础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研究,截至目前,三七研究机构共开展科研项目56项,已成功开发了以七生力、七生静和血塞通滴丸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三七新药品,此外还开发了以三七力康片为代表的10多个保健品。

三七产业消化了大量的当地劳动力,增加文山州农民工资性收入。目前,三七种植企业中的固定种植工人每年收入为8000元至一万元,季节性临时工人一年有4000元左右收入。据文山州三七特产局副局长王成标介绍,三七产业每年能为文山州提供300万人次的用工岗位。记者从苗乡三七实业公司了解到,该公司的农场种植三七2000多亩,有固定工人100多人,另还需要大量的季节工人,以一人工作一天算一人次,该企业每年用工总量达到15万人次。

业内人士认为,文山州从种植、加工、销售等方面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三七产业链条。

三七食品销售“四处碰壁”

今年6月1日实施的《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经营的食品可添加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但是三七目前还没有列入卫生部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清单”。这意味着,三七只能作为保健品或药品原料,而作为为食品在流通领域中仍然“四处碰壁”。

记者从文山州三七特产局了解到,目前三七产品主要包括药品、保健食品、日用化妆品、食品和工艺品五大类产品,全州已登记注册的加工企业有19户,但拥有含金量最高的“药”字号批文的仅五家。余下14家生产的三七产品只能被归入食品类。

由于三七“药食同源”的性质没有得到法律承认,作为文山三七制品的“主力军”的三七食品销路始终打不开,甚至被当做假冒伪劣产品。2003年,文山一家公司生产的三七茶本来已进入全国38个城市的超市,但产品遭到查处引起全国退货,还被罚款几十万元;2006年,云南一家制药公司为一家航空公司供应三七含片,销售不到半年被乘客起诉,称该公司在食品中加药,违反了《食品卫生法》,企业因大规模的退货损失几百万元。

文山齐氏生物科技开发公司总经理齐顺达说,由于三七是中药,而其三七茶、三七口服液等产品批文又全部是“食”字号,不仅不能有功能主治或适应症的宣传,而且产品经常被当做假冒伪劣产品查处,三七食品销售“到处都是红灯”。

而《食品安全法》的对食品加药的处罚力度更大: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食品中添加药品,最高可被处以货值金额五倍的罚款,情节严重者,还可吊销许可证。一些企业经营者感叹,《食品安全法》实施后三七中小加工企业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

三七能否继续当食品?

由于三七只定为中药材,没有列入食品名单,限制了三七大规模加工销售。业内人士建议,应该在严密论证的基础上再考虑是否将三七列入卫生部《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简称“食药两用”)。

业内人士认为,三七一直是云南传统食药两用的植物。据介绍,三七不仅是传统名贵中药材,它也是我国民间最早使用的食药两用植物之一。在文山,以三七为主或配料的常有菜肴就多达上百种,州里也有很多企业一直从事三七食品加工。文山三七特产局2008年产品目录显示,以三七作为原料的食品有三七含片、三七调料、三七花茶、三七粉、三七酒等等。三七食用在文山州甚至云南省已有较长历史。

如果不能将三七作为食品,三七的利用价值难以全面开发。三七纯粹作为药材或保健品用料,社会需求量有限。据文山州三七特产局统计,全州三七加工企业设计生产能力为150多亿元,实际开工能力仅达到约10%,存在严重产能过剩问题。云南白药集团文山七花公司高级工程师刁彪说,目前三七主根的消耗少,利用率低,三七花、茎叶等部分的食药性质没有具体规定,其加工生产也受到限制,不利于三七种植规模扩大发展,也不利于农民增收。

开发保健品或药品在技术、资金、审批等方面的门槛很高,中小型企业一般只能拿到审批门槛最低的“食”字批准文号生产。“谁都知道加工‘药’字号产品的利润高,但开发三七药品的门槛实在太高,一般企业没有这个实力。”云南金不换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华隆说,在国外一种新药的研发周期往往长达十多年,需要投入上亿美元的资金。王成标也表示,中药的成分研究和药理分析,其标准和程序都比较复杂,所以开发三七药品的难度很大,非中小企业所能承受。

文山州三七研究院研究员廖鹤龄说,《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虽经多次修改,但对于一些食药两用的传统中药难免还有所缺漏。文山三七研究院副院长陈昱君认为,三七作为常规食品的使用很普遍,一些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已经对三七进行了基础试验,并进行了分析,暂时还未发现三七有副作用。但也有专家认为,虽然三七有显著疗效但也不能当饭吃,无限制摄入的风险也很大。(蔡祥荣 周新宇)